11月15日,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公布2024年“最佳旅游鄉村”名單,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名列其中。
過去說到小崗村,人們第一時間想起的是“大包干”,是中國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是“改革創新、敢為人先半岛bandao体育,”的小崗精神。
“世界最佳旅游鄉村”為何花落小崗村?除了紅色資源,這裡還有哪些景點,還能玩到哪些新東西?
2004年,時任小崗村第一書記的沈浩同志,結合實際情況為小崗村的發展謀定了三條道路,旅游業就是其中一條。
“既然大家每當想到小崗村,就會想到大包干,那我們不妨就把大包干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大包干”帶頭人嚴金昌說,2008年開始他開起了農家樂。來往的游客聽說眼前的老人是大包干的親歷者,總是會問上一問當年的故事,大包干的故事便這麼講了下來。
2005年6月,大包干紀念館建成開館﹔2013年11月,沈浩同志先進事跡陳列館開館﹔2023年1月,小崗村舊址“當年農家”二期項目竣工對外開放﹔明年,徽味市集即將建成……
“如今,我們的工作思路正在轉變,我們不再是‘旅游+’,而是在‘+旅游’,我們做任何工作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這件事能不能和旅游結合在一起。”鳳陽縣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趙素素介紹道。
比如,小崗村推出“小崗村宿”,通過改造和仿制20世紀80年代的農村院落,讓游客住在農家,回到過去。時至今日,“小崗村宿”成為小崗村旅游產業鏈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國宅半岛bandao体育,基地改革重點示范項目,更是小崗夜游經濟的核心抓手。
現在,沿著友誼大道,自東向西,可以途經小崗村的全部景點。從茅草屋到磚瓦房,再到現代化配置的“小崗村宿”,沿途風景不僅是小崗村的變化,更是中國農村的變遷。
在小崗村的“當年農家”二期,鏗鏘鑼鼓的伴奏下,鳳陽民歌省級傳承人穆星裹著毛巾、身穿藍褂,樂滋滋地演唱《鳳陽花鼓》《鳳陽是個好地方》等經典曲目,贏得游客連連叫好。
來過小崗村的人,或許都來過小崗村舊址“當年農家”。幾十年來,這裡是中外探尋中國農村改革道路的起點,吸引不計其數的游客前來參觀游覽。
2021年,小崗村對“當年人家”重新規劃建設。擴展后的“當年農家”分為傳統村落區、民宿體驗區、農村生活區、農產品展示區和“當年農家”文物本體等多個體驗區。
一牆之隔,“當年農家”與小崗村新居形成了鮮明對比。通過茅草房建筑群落和生產生活用具等實物展示,再現了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生產生活場景,使人們穿越時空、收藏時間、留住記憶。
“過去游客十分鐘就轉出來了,現在則能看花鼓小鑼,推獨輪車、板車,還能攀爬。有時候逛一個小時,小孩子都不願意走。”穆星說。
花鼓小鑼、鳳陽民歌、鳳陽鳳畫、濠州剪紙……這些鳳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裡得以展示,並有非遺文化傳承人和游客現場指導交流。
榨油坊、老酒坊、老鹵坊、挂面坊……這些農村傳統手工藝,在這裡得以重現,游客可以親自制作並將產品帶回家。
在小崗村,獨特的非遺文化和通俗的鄉村文化實現完美結合,每個游客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文化情結。
當意識到旅游正成為小崗村的新名片后,圍繞文化資源和旅游消費需求,小崗村開始全力推進“鄉村旅游+”模式。
2018年,小崗村黨委拿回原本托管經營的旅游公司主導權,由村集體持股51%成立小崗村旅游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經過六年精雕細琢,如今漫步小崗村,看著河道裡的風車、谷倉外形的小賣鋪,穿梭在民宿周邊的花叢和稻田裡、再吃上一頓地道的農家飯菜,人們會覺得時間都慢了下來。
現場聆聽“大包干”帶頭人講故事半岛bandao体育,,欣賞鳳陽花鼓、鳳陽民歌、鳳陽鳳畫等非遺文化,體驗釀酒坊、醬醋坊等傳統制作工藝,這些旅游亮點,為小崗村帶來了不小的流量。
據統計,2023年小崗村景區累計接待游客5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5億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00元,較2016年增長116%。
“小崗村已經從最早的單純接待游客游覽,發展到如今集鄉村休閑、民宿、研學游等為一體的農文旅融合模式。”滁州市小崗村旅游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永強說,現在全村50%的村民吃上“旅游飯”,不但外出打工的人回來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主動回到家鄉發展旅游。
嚴妹,是嚴金昌老人的孫女,大學期間她進修了漢語言文學和播音主持專業,如今是小崗旅投的一位講解員。
談到工作的感受,她說:“當游客們知道我是大包干親歷者的孫女的時候,他們會表現出更加相信這個村庄發生過巨大的改變,相信我們趕上了好時候。”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